第320章 合成,承载黄土高原的小说 (第1/2页)
“陈老师!”
路遥喊了一声,和陈忠实打了招呼。
外界常有陕西文学的“三驾马车”之说,说的就是路遥、陈忠实、贾平凹。
这三人不仅是陕西作家群的主将,私底下的关系也非常地好。
路遥是非常尊敬陈忠实的。
陈忠实年纪稍微大一点,今年差不多四十,和路遥之间亦友亦师。
“忠实同志。”江弦也笑着喊了一声。
江弦和陈忠实之前就见过面,两个人都认识对方。
那是第二届的全国优秀评选,陈忠实的短篇《信任》获奖。
就在人民的大礼堂,在路遥的介绍下,江弦和他互相道贺握手,算是匆匆一面。
陈忠实轻笑道:“我说是谁呢,让路遥同志这样平时沉默寡言的人,今天说的话这么多。”
路遥这个人性格内向,心气很重,平时话也不多,有一点不顺的事心里总憋着。
江弦和陈忠实热情的握手。
江弦手上茧子就不少了,却能感觉到陈忠实手上茧子更多。
“《红高粱》我也读过了,瑰丽而奇幻。”
陈忠实直言阅读《红高粱》的感受。
当着路遥的面,他一脸真挚的评价说:
“如果把《红高粱》比作一幅意蕴深厚的油画,我截止到目前的所有作品,顶多只算是不大高明的连环画。”
“您过奖了。”江弦不大好意思的自谦一句。
虽然陈忠实那本为他“垫棺作枕”的《白鹿原》还未问世,但他已取得的文学成就绝对不算低。
“抽烟、抽烟。”
路遥从兜里抽出一包“恭贺新禧”,这烟可不便宜,一包8块,档次非常的高。
“今天可沾江弦同志的福了。”陈忠实笑着说,“路遥同志抽的烟可都是好烟,他这一天三包昂贵的香烟,6年我估计能抽掉三五套房子。”
“抽吧抽吧。”路遥一脸的无所谓。
江弦知道他是在装逼,在打肿脸充胖子。
这会的烟民中总是有一种隐性的竞争氛围,路遥就是竞争者之一。
别人抽金丝猴的时候,路遥抽黄果树。
别人抽黄果树了,他改抽中华。
总之就总是要比别人高出一个档次。
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:
“出身于我这样背景的人,最大的挑战在于自卑感,所以需要更加突出地展现自己来抵消内心的不安。”
路遥身上有两样东西时刻必备,一个就是价格昂贵的香烟,另一个是咖啡。
没错,咖啡。
路遥在80年代初期就开始喝咖啡了,喝的是刚进入中国的“三合一”袋装的麦斯威尔咖啡。
这个时候,咖啡店很少,而且价格价格昂贵,定位是高消费人群,没有多少人喝得起。
但路遥经常喝。
像这会已经进入中国的雀巢咖啡,这称得上是最稀罕最昂贵也最时髦的饮料。
路遥一买就是好几罐。
此外,路遥参加会议等从来不吃组织方安排的伙食,都是去咖啡店吃西式早餐,一顿饭的花费要抵得上一般人好几天的花销。
三人说着话,进到《延河》编辑王观胜宿办合一的屋子。
王观胜对江弦的到来感到一阵惊喜。
“我才看的报纸,恭喜江弦同志你获得金鸡奖。”
“哟,谢谢、谢谢。”
“很喜欢你那篇《高山下的花环》!军人群像写的真好!”
王观胜以前当过兵,对《花环》这本军旅文学作品有着别样的情感。
这会儿每人手上都夹着烟,路遥便又掏出一支烟递给王观胜。
“抽烟。”
“你怎么总抽这么好的烟?”
王观胜从他手里接过香烟,看了一眼牌子,“路遥同志,把烟的档次往下降降,稿子都是你辛辛苦苦写出来的,别把稿费全给这么糟蹋了。”
他劝解也是好心,哪料到路遥不光不听,还振振有词:
“我抽这种烟不是生理上的需要,而是心理上的需要。”
“怎么说?”
“你们不明白,我这不是打肿脸充胖子,而是为营造一种相对庄严的心情,保持庄严的心情,为的是进行庄严的工作。”
“而且观胜同志,我举一个例子。
我抽的烟五块钱一包,你抽的烟六毛钱一包,我敬你的烟,你抽着舒服,你递给我的烟,我纯粹就不接。
在这种情况下,你的自卑和我的自信哪一种是可以避免的呢?
不论你此时的心情是惭愧也好,无奈也好,不平也好,甚至眼红也好,但在总体上,你已经被这件‘烟事’给压住了,已经没有观察我们交谈的兴趣了,更谈不上评判。
而我却不一样。
我会有滋有味地边抽烟边看你的表情,揣摩你的心情。”
王观胜无奈的看向江弦和陈忠实,倒也不觉得生气,他们之间相当熟络,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路遥这样的说辞。
江弦笑笑没说话。
每个作家性格都是很怪异的,路遥这样的个性,即便是他,也没办法轻易改变。
“聊聊《红高粱》吧。”陈忠实挑起个话头,“这篇现在这么火,好不容易逮到你这个作者,一定得好好的和你聊聊。”
“是啊。”
王观胜激动的看向江弦,“我第一次看完这篇的时候,真是被震撼到了,原来还可以这样子写,老实讲,看完以后我还有点不甘心。”
“怎么个不甘心?”江弦问。
王观胜轻笑一声,“你这篇,写的是胶东地区的抗战故事,我当时看完就想,如今已经有写出胶东平原上的传奇和史诗了。
可我们陕西这片土地,我们这么厚重的黄土高原,有多么深层次的文化,有多么挖掘不尽的故事,怎么还从来没有人去写过。”
听了王观胜的话,几人都陷入沉思。
陈忠实想了想,“我看《人生》应该算得上是一部。”
路遥摆了摆手,又散了几根烟出去,“如果要说厚重,我觉得《人生》是不够的,高加林跌宕起伏的命运只局限在某个时期,没有《红高粱》当中浓烈的历史氛围。”
“要选的话,柳青的《创业史》应该能算的上。”江弦开口道。
对他的话,三个人都没有反对,只是都觉得还是不够完全。
陕西这片土地太厚重了,底蕴太深,所以不论说《人生》还是《创业史》,来写这篇土地都不够完全,远远没有《红高粱》之于胶东平原那样有代表性、那样浓烈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